曾幾何時,傳統制造業從煙塵漫天、污水橫流的景象,如今已逐漸變成鳥語花香、綠樹成蔭。
作為綠色工廠,除了表面的“舊貌換新顏”,更重要的是,創建綠色工廠正在成為構建我國綠色制造體系的關鍵一環,也是落實工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
《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指出,綠色工廠創建以標準為基礎,以試點示范為手段,制定綠色工廠創建指南和通則。按行業選擇一批基礎好的企業率先開展試點,再擇優選取示范企業樹立標桿,以此帶動更多企業創建綠色工廠,共同支撐推進綠色制造工程。到2020年,創建1000家綠色示范工廠。
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分別于2017年和2018年公布了兩批綠色制造名單,目前,綠色工廠已達409家,綠色制造體系正趨于完善。
提升綠色制造水平 向綠色工廠要動能
繼工信部發布《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后,多個省市也出臺政策和激勵措施等,全國各地工業園區正在努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加快產業綠色改造升級,通過創建綠色工廠,促進工業綠色化轉型。
作為首善之區,北京市已明確聚焦五大領域,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按照用地集約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則,結合行業特點,分類創建綠色工廠;推行資源能源環境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資源能源及污染物動態監控和管理。到2020年,累計完成500項左右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建設50個左右能源管理中心,創建50家綠色示范工廠、10家綠色工業園區、10家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1~2家綠色制造領域的產業創新中心。
為了充分發揮綠色工廠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帶動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提升,今年3月,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和天津市財政局創新財政獎勵政策,支持節能與工業綠色發展先進單位創建工作。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遴選確定40家工廠和5家園區作為2018年度綠色創建備選單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確定6家專業機構為備選單位綠色創建提供咨詢評價,并對市級綠色工廠給予30萬元資金獎勵,對國家級綠色工廠給予60萬元資金獎勵。
廣東省則提出以促進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為目的,以企業為建設主體,以第三方評價機制和標準體系為基礎,以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為綠色制造體系的主要內容,逐步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促進工業綠色發展。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綠色工廠已經成為傳統建材企業綠色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的重中之重,國家級“綠色工廠”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殊榮,更在行業內樹立起一面面綠色的旗幟,通過示范引領和樣板效應,向綠色工廠要動能已然成為行業共識。
發揮標準引領作用 邁向全方位綠色化
行業要發展,標準要先行。綠色工廠的創建也不例外。
2017年1月,《鎮江市綠色工廠評價指標體系》在國內率先出臺,這也是我國最早出臺的綠色工廠評價標準。整個評價體系共有7個一級指標和25個二級指標,一級指標包括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等。每個一級指標滿分都是100分,得分乘以權重后獲得綜合評價分。評價得分在60分以上為一星級綠色工廠,75分以上是二星級,90分以上為三星級綠色工廠。
根據這一評價標準,鎮江市綠色工廠創建穩步推行,并在工信部組織的首批綠色制造體系申報工作中,占到江蘇省申報總量的1/3。
不久前,《綠色工廠評價通則》國家標準GB/T 36132-2018在業內的翹首以盼中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鋼鐵、石化、建材、機械、汽車等重點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重點企業等共同編制。
業內專家表示,《綠色工廠評價通則》的發布邁出了我國綠色工廠領域標準化的重要一步,為我國綠色工廠的創建和評價提供了可參照的技術標準,也為制定工業各地區各行業綠色工廠評價標準或具體要求提供了總體技術框架。
毫無疑問,我國綠色工廠的創建必須要依標而行、有章可循。仔細翻閱該標準,其中不僅明確了綠色工廠術語定義,從基本要求、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績效等方面,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建立了綠色工廠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綠色工廠評價通用要求。
同時也強調要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培養一批有責任、有能力的第三方機構,開展綠色工廠宣貫、培訓、咨詢、評價服務。
本次標準還提到了工廠生產過程中要提高效率,減少損耗,引入了工廠生命周期理念全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讓未來綠色工廠的規劃更加科學化、合理化。
總的來看,標準的發布將有利于引導廣大企業更好地創建綠色工廠,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和今后較長一段時間里,綠色工廠標準和政策還需要政府和協會進一步宣貫、推廣和落實到位。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永葆綠色
《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資源利用水平、清潔生產水平大幅提升,節能環保裝備等綠色制造產業快速發展,并初步建立起綠色制造體系。
全面實現綠色化,構建有競爭力的綠色制造體系,離不開全生命周期的技術創新。
作為構建我國綠色制造體系的重要一環,綠色工廠同樣離不開技術創新。比如通過推廣應用先進綠色技術裝備,推動持續降低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提高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生產的規模化和自動化水平、增強工廠的綠色化水平和環境友好性。
以首批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的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為例,高陡邊坡抑塵綠化一直是行業的難題,金隅鼎鑫研發的礦山爆破水幕抑塵技術可有效控降80%以上的爆破揚塵,在國內屬于首創,并獲得國家專利。其開發的高陡邊坡抑塵技術,實現了“小投入解決大問題”的創新理念,既有效解決了開采揚塵問題,又保證了綠化的同步進行。
這樣的技術創新不是孤例,綠色發展的驅動力和創新力正是在一個又一個綠色工廠的構建中得以孕育。隨著工信部已經發布兩批綠色工廠名單,目前,綠色工廠離1000家的目標越來越近,綠色制造的源動力也越來越強。
要想實現綠色制造的目標,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靠創新驅動來釋放更多的綠色動能,而綠色工廠就像是構筑綠色制造體系的中樞,通過打造綠色工廠實現對傳統工業的綠色化改造成為重中之重。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綠色工廠的標桿樹立起來,越來越多的標準和規范趨向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將越來越完善,從而引領傳統工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